干凈平坦的村莊道路,規劃有序的農家小院,隨處可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孝老愛親、鄉風文明倡導等內容的墻繪,走進貴州省黔西南州安龍縣篤山鎮梨樹村,一幅安居樂業幸福文明的畫卷展現在眼前。
梨樹村一角。
近年來,梨樹村深入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將文明的“種子”播撒在田間地頭,在群眾心中生根發芽。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文體活動室、鄉村書院、文化舞臺,掀起培育文明鄉風熱潮,樹立崇德向善、勤勞節儉、文明健康的社會風尚,群眾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精神文化生活更加豐富,美麗鄉村煥發出勃勃生機與活力。
梨樹村始終堅持把“強化黨建引領,帶動鄉風文明”作為推動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抓手,結合文明創建、鄉風文明倡導、美麗鄉村建設等,成功探索出以德治、法治、自治“三治”融合,“政府主導、群眾主體、社會參與、團隊協作”的鄉村建設共建模式。著力念好“凈、美、暢”“三字經”,從“人居環境立足凈、鄉村建設立足美、基礎設施立足暢”入手,開展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民宿改造、健身步道修建等活動,深入推進生態宜居美麗鄉村建設。
梨樹村議事亭。
梨樹村結合鄉村振興建設,通過“一中心一張網十聯戶”體系,推廣清單制、數字化治理新經驗。在全村召開群眾會,選出31個聯戶長,通過鎮綜治中心、村委會、網格員、聯戶長四級網格化處理事件,實現“一桿子”插到底的社會治理效果。開發“平安篤山”微信小程序,實現立即上報、及時交辦、快速辦理、時時督辦閉環管理,以線上線下相結合,推動解決民生實事。積極推廣“寨管家”“群眾會+”等鄉村治理新模式,切實發揮村民主人翁精神。
門前是花園,房后是菜園,還有法治公園、民議亭、梨樹園圍繞村寨。如今,梨樹村建成42個五彩繽紛“五小園”,村書院、村史館、鄉村合約食堂,步梯道……繪成了一幅宜居宜業的美麗鄉村如畫美景。6戶人家還借“景”辦起了農家樂,成為當地小有名氣的鄉村建設“示范樣板”。
“村子漂亮了,旅游發展了,游客多起來了,我的農家樂生意也好多了?!贝迕裢踔议_心地說。
整潔的農家小院。
鄉村美,產業興。梨樹村依托獨特的自然資源,準確定位“山地運動旅游,文明宜居梨樹”的發展模式,通過發展農業體驗、“體育+”、生態旅游等帶有山地特色的產業,把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隨著“農體旅”康養業融合發展,實現以農帶體,以體促旅的目標,推動村莊變景區、山地變公園、體驗變運動、農產品變禮品。游客來了、產業旺了、鄉村活了、路子寬了,群眾成為受益者,對美好生活更加充滿信心。
“我們依托山地戶外運動公園的打造,人居環境持續改善,村內環境越來越美,來梨樹村旅游的游客逐年增加。村里農戶開起了農家樂、民宿,黑木耳、老臘肉、老南瓜、包谷飯深受游客喜愛,土特產供不應求,老百姓的日子一天比一天還要紅火嘍!”梨樹村村支書開心地說。(供稿:貴州省文明辦 貴州文明網 通訊員:鄭啟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