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陜西省咸陽市涇陽縣在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中用好“本土資源”,將文明實踐與鎮村特色結合,把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打造成了老百姓愿意來、自覺學、留得住的紅色陣地和精神家園,推動形成新時代文明實踐的“涇陽模式”,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提供強大精神動力。
創新活動載體加大宣傳力度。充分整合資源,不斷加強載體和平臺建設,利用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黨群服務中心等基層活動陣地開展多種宣傳,樹立健康文明村風。開展主題黨日活動,推廣村規民約,建立“四會”組織,調動干部村民參與村級治理。利用廣播、大喇叭、“中國涇陽”“涇陽融媒”微信公眾號解讀黨的方針政策,在村屯微信群、LED電子屏等新媒體宣傳好人好事,用身邊事例帶動村民,營造健康向上、文明和諧的氛圍。
文化傳承延續鄉村歷史文脈。走入涇陽縣安吳鎮安吳村的街頭巷尾,映入眼簾的是一塊塊文化板,這些蘊含孝善文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內容的板面筑成了安吳村的文化長廊?!白?,去村圖書閱覽室”,已成為安吳村群眾最常說的話。為方便村民學習科學知識,村委會配備專人負責管理圖書室,規范了借閱制度。通過邀請農技專家開展產業振興技術培訓,組織村民學習有關農村的政策法規、種養殖適用技術、借鑒外地的先進經驗,增強自身的致富能力。
文化惠民滋養村民精神文明。立足群眾需求,全縣各鎮村組織開展各種文體活動、廣場舞、文藝演出活動。節目形式靈活多樣,大篷車流動送戲下鄉,播放露天電影,也有村民看得興起時自發地即興表演,不僅豐富大家的文化生活,更豐富了精神生活。如今,閑暇時跳廣場舞、農家書屋看書學科技、下棋等活動在全縣各村開展得不亦樂乎,搓麻將、打牌賭博、酗酒鬧事等不良風氣煙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健康向上的文體生活,村民們心甘情愿成為涇陽縣鎮村文明鄉風建設的“主力軍”,成為農村鄉風文明建設的“源頭活水”。
志愿服務培育文明村風民風??h委組織部牽頭開展健康體檢“小個?!睕苷\驛家送溫暖志愿活動,讓附近小型企業、個體戶、專業市場等相關群體人員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免費的醫療服務;縣法律服務志愿服務隊走進農戶家中,開展炕頭式普法宣傳,提高村民的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意識;各鎮村人居環境志愿服務隊清理環境垃圾、亂貼廣告,有效引導村民提升文明素質,達到“清潔村屯人人知,美化家園人人做”的效果。各類接地氣、有活力、常態化的志愿服務活動的開展,不僅深入群眾、走進群眾、服務群眾,同時也在更大程度上助力鄉風文明建設。
教化引導塑造移風易俗新風尚。提升村民思想道德素質、轉變思想觀念,是培育鄉風文明的關鍵。要把好的理念、作風、習慣轉化為農民群眾自身的需求,使之真正內化于心、外化于行,深入骨髓、形成自覺。以各類節日為依托,持續開展系列文明實踐活動?!傲弧眹H兒童節前夕,縣級領導深入學??赐繂柹倌陜和?;涇陽縣財政局在端午節前夕,召開青年干部交心談心會,傳承和弘揚屈原的愛國精神,教育和引導財政系統青年干部從傳統節日中汲取家國情懷力量。今年以來,涇陽縣通過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教育群眾8000余人次,全縣各鎮村婚事新辦、喪事簡辦200多家,群眾主動放棄辦酒100多例,有效地傳播了文明理念,涵育了文明鄉風,讓基層群眾在潛移默化中接納、倡導科學文明生活新方式。
而今,放眼涇陽廣袤的農村大地,鄉風淳,鄉村興,文明鄉風散發最值得珍視的“鄉土味道”。有的農村基層干部感慨說,唯有讓文明浸潤鄉土、讓文化滋養鄉情,才能為鄉村振興舒展精神之翼,留住每一個人心中的美麗鄉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