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面如鏡,群山聳立,夏日的甘孜州木格措,隱于綠意間?!熬W紅局長”劉洪行走其中,為四川省第二屆鄉村文化振興魅力競演大賽(以下簡稱“競演大賽”)拍攝推薦短視頻,展現甘孜新鄉景。
競演大賽啟動兩個月以來,成為這個夏天四川的文化熱點。采取線下活動與線上展示相結合、個人代言與鄉鎮競演相結合的形式,全景展示鄉土文化,大力推介美麗家鄉。數據顯示,截至7月29日,全省21個市州2000多個鄉鎮已經加入競演大賽。如今,點開線上視頻,來自四川四面八方的鄉景、鄉物交融成趣;線下展演,各地鄉風民俗,百花齊放。田野村落,山歌飛揚,這些人、物、景、聲,勾勒出當代四川鄉村的新圖景。
四川省第二屆鄉村文化振興魅力競演大賽富順賽區活動,清音《鄉村振興幸福來》精彩亮相。
劍閣縣公興鎮文化能人高祥。
魏鑫、林金表演《中江坐標》。
守望傳統
“一進門來觀四方,主家修座好華堂……”打開競演大賽平臺,由巴中市南江縣云頂鎮拍攝的春倌主題視頻吸引了不少網友注意。鏡頭里,身著紅衣,頭戴官帽,“說春”傳承人譚永立帶著春牛(小木雕)、歷貼(歷書)、二九(裝糧食的褡褳口袋)、十三把(孝春棒)走鄉串戶,為農民報送耕種季節。
沒有華美的背景,也沒有樣式紛繁的運鏡手法,簡簡單單陳述中,“說春”這項傳統習俗再度回到人們的視野。譚永立介紹,“說春”的傳統唱詞高雅,藝術味濃,不過有時說春人會因時因地,結合周圍環境氣氛即興編詞演唱。
“說春”最早起源于商代武丁時期迎四方神的習俗,隨后它逐漸演變成一種民間春倌在民居堂屋大門口進行的節令說唱活動,一般在農歷十月小陽春后開始,次年春分左右結束。它主要流傳于川東北米倉山南坡、巴中陰靈山一帶以及南江縣部分鄉鎮。
不過,這一習俗在上世紀80年代后,就慢慢淡出人們的視野。譚永立說,很多說春人因此轉了行,年輕人也不愿意來學,這讓他相當落寞。這種現象,也讓巴中市南江縣云頂鎮宣傳政法委員陳俞全很焦心,今年競演大賽開啟后,他們在平臺投遞了這件春倌主題視頻,“我們希望通過傳統微紀錄片形式,再現這一古老的習俗,打撈傳統技藝?!?/p>
在廣元市劍閣縣公興鎮,也有不少文化能人用自己的方式記錄鄉風鄉俗。72歲的高祥就是其中一位。3年前,他在本地網紅博主@四川榨油哥的邀請下,做起了深耕本地鄉風鄉俗的線上短視頻。在他們的短視頻里,原汁原味的鄉村風情溢滿屏幕,不少傳統農耕文化又回歸人們的視線。豐收季節,用傳統的鐮架打菜籽;靜坐屋里,打起梆子,唱上一段儺戲;或者穿上紅色傳統服飾,戴上繪有地域特色的臉譜,表演一段富有本地特色的打鑼鑼……網友在他們的視頻里找到鄉愁,也找到遺落的傳統文化。網友@劉霞在外打工,她在高祥的視頻下留言:“每周必看,就好這一口鄉音解鄉愁?!本W友@晨曦留言:“儺戲如今很少見,這個調調一響,像回到小時候?!?/p>
高祥不僅遠近聞名,而且還是一個“鄉當潮”的文化能人,他會拉二胡、吹笛子,也能敲鑼打鼓、?;?。不過他的隱藏技能還不止這些。對著鏡頭打一段酷帥十足的架子鼓,結尾還不忘賣個萌,兩只手架在耳朵上做牛角狀,俏皮地說上一句“十里八鄉‘蜀’你最牛!”如今,這段長1分鐘的短視頻走紅競演大賽,刷新了人們對鄉村文化能人的傳統印象。
在線上平臺,還有很多這類打撈傳統技藝的視頻。比如,竹琴表演藝術家陸永發彈唱起民間鄉曲,腔調嬉笑戲謔,將竹琴重新拉回人們的視野;在直播競演中,青川縣七佛鄉鄉長親自登臺,推薦家鄉風物,打撈鄉風鄉俗記憶。
鄉俗“動”起來
“80后”獨立音樂人向西,用蓬安21道美食串聯起當地的景觀人文歷史,同時在流行和說唱的基礎上,融入了非遺傳統文化金錢板的元素。在競演大賽中,他以《蓬安味道》意外出圈,這首層次鮮明的歌曲,讓不少網友直呼“上頭”。
金錢板混搭說唱,這個腦洞怎么來的?向西回憶,金錢板是蓬安的非遺項目之一。多年前,他就看過蓬安縣文化館非遺金錢板傳承人魏德良表演的節目。在金錢板的節拍下,魏德良用方言土語,以唱代說,句句押韻,一韻到底。他發現,金錢板每句唱詞,多是七字句、十字句,也可用長短句,唱時能讓節奏做到“三停頓”?!斑@種鏗鏘的節奏和說唱的音樂感相得益彰,我就嘗試著把這兩個融合一下,沒想到還挺受歡迎的?!?/p>
不過,在實際的視頻拍攝過程中,卻出了一點小插曲。金錢板的節奏和說唱的節奏畢竟還是有所差異,金錢板的自由度會高一點,說唱卻對節奏提出了限制性的要求?!皬慕疱X板的節奏轉到說唱的這種節奏,一開始錄制的時候,魏老師始終不能很好適應。我就在旁邊用手打節奏,幫他找感覺,這樣才慢慢熟練了?!?/p>
向西在短視頻里還推薦了很多蓬安地域特色。比如“百牛渡江”,每年4月到10月的清晨,在嘉陵江四川蓬安段,上百頭水牛浩浩蕩蕩沖向嘉陵江,爭先恐后游弋江中,渡江覓食,到夕陽西下時,牛兒才會游回來。晨曦里,夕陽下,江水相依,百牛涌動,這種自然生態奇觀也讓不少網友印象深刻。向西透露,自己正著手做一個搖滾系列,其中就涉及“百牛渡江”。他希望用一種年輕態的方式來記錄有關家鄉的民風民俗,比如船工號子、坐歌堂?!皳u滾版的《船工號子一聲吼》早在《蓬安味道》前就完成,下一步我準備去做和坐歌堂相關的搖滾作品?!?/p>
在競演大賽短視頻平臺,這種年輕態的宣傳方式并不少見。來自德陽市中江縣的魏鑫、林金用街舞加說唱的方式,以《中江坐標》將地域景觀坐標娓娓道來。在表現中江掛面特色時,兩位小伙就用街舞的肢體語言來表現掛面工藝“細得入針,但是仔細看每根都有氣孔,而且肉眼可見……”以及和面、開條、盤條、發酵等過程。
田園牧歌的美好,透過這些新方式浸潤著更多更遠方的人。
田野歌聲
7月29日,自貢市富順縣獅市鎮沱江畔,全省第二屆鄉村文化振興魅力競演大賽富順賽區活動正在舉行。原創歌舞《獅子灘》展現了沱江邊的“水鄉古驛”獅市鎮秀美的風光和厚重的歷史人文。清音演唱《鄉村振興幸福來》、小品《農家書屋》、秸稈工藝表演等富有本土鄉村氣息的節目,讓現場群眾倍感親切。
唐章燕是此次活動的負責人之一。她介紹,在設計之初,為了凸顯鄉村特色,他們反復修改方案,最終決定以鄉村為大背景,把活動舞臺從縣城演播間搬到獅市鎮沱江邊,讓鄉土變身藝術空間,田野化為展演現場?!盎顒硬捎谩l鎮代言+特色文化表演+能人展示’形式開展競演?!碧普卵嗾f,這次活動由文化能人指導,聯動村民打造《獅子灘》《鄉村振興幸福來》等富有鄉鎮本土特色的節目,讓群眾成為舞臺主角,實現群眾演、群眾看、群眾樂。
金德富是《鄉村振興幸福來》的創作人之一。他介紹,這件作品和四川清音結合,讓村民當主角來唱來演,講述富順鄉村振興的新事。
截至7月30日,全省就有超過25場競演活動舉行,亮出“文化家底”。比如,7月12日晚,以“四川‘鄉’當潮”為主題,全省第二屆鄉村文化振興魅力競演大賽樂山市井研賽區競演活動在研溪濕地“研為百姓”大舞臺舉行。純復鎮氣勢恢弘的非遺傳統舞蹈《純復飛龍》,寶五鎮喜慶獨特的非遺傳統舞蹈《井研柳連柳》,研城街道“鄉”味十足的T臺秀《十里八鄉來趕集》等節目,將井研的鄉土文化展現得淋漓盡致。精彩活動,更是吸引十里八鄉的群眾聚在一起,共享鄉村文化新風。7月19日,全省第二屆鄉村文化振興魅力競演大賽宜賓市南溪賽區競演活動在南溪區演播大廳舉行。劉家鎮推送的舞蹈《四季》,黃沙鎮、仙源街道的歌舞《黃沙漫道》《多彩仙源》,大觀鎮、南溪街道的情景劇《“青”聽大觀綻放之音》《千年古鎮 最美南溪》等相繼登場,這些立足本地文化特色的節目,原汁原味,讓鄉情動人心。
鄉村文化活動新風涌動,鄉土能人層出不窮。自貢富順縣委宣傳部相關負責人介紹,為了推動鄉村文化發展,他們通過縣、鄉、村、院四級聯動,建設鄉情小院,讓院落文化真正“熱起來”。通過加強縣、鄉、村、院四級群文隊伍聯動,發揮文化管家紐帶作用,挖掘農民畫家李長明、打鐵花傳承人萬永杰等一批鄉土文化能人,做到村村有文藝分隊、院院有文藝骨干,發揮輻射引領作用,形成“文化百團”生動局面。
在四川,為了幫助鄉土文化能人更好地掌握短視頻,學習鄉村文化振興新知識,從2021年開始,省委宣傳部常態化開展鄉村文化振興培訓班,設置文化空間、文化創意等實用課程,為鄉土文化能人“充電”,推動呈現文化“活”起來,鄉鎮“火”起來,鄉村“潮”起來的生動局面。(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邊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