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坦的水泥路直通村落,綠油油的農田映入眼簾,路邊的車停放有序,嶄新的路燈并排兩邊,公益宣傳標語隨處可見,多彩的文化墻吸引路人目光……
近年來,福建泉州市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實施鄉村建設行動的戰略部署,圍繞新時代文明村鎮創建使命和任務,持續深化文明村鎮創建,努力建設鄉風文明、產業興旺、治理有效、生態宜居、生活富裕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全面提升農民文明素質和農村文明程度。
截至2022年2月,全市縣級及以上文明鄉鎮共127個,占鄉鎮總數95.49%,縣級及以上文明村共1340個,占行政村總數65.21%,縣級及以上文明村鎮創建數已提前完成“十四五”規劃制定的目標。
新農村建設后的前歐村。章慶煌 供圖
產業興旺村民富
通過“黨員干部帶頭示范”“黨員結對幫扶”等方法,泉港區前歐村成立“招商先鋒小分隊”,成立小城鎮發展有限公司,推動鄉村經濟和旅游產業發展。
在“黨員先鋒服務發展”暖心工程帶動下,前歐村先后完成前歐小鎮、北大培文學校等重點項目征遷建設1100多畝,年村財收入將達60萬元以上,農民人均純收入達24560元,有效實現了“美麗鄉村”向“美麗經濟”轉變,繪出強村富民的美好藍圖。
今年,泉州市制定《泉州市扎實推進鄉村建設“五個美麗”創建工作方案》等措施,按動員部署、持續推進、總結盤點、常態創建四個階段明確時間節點、工作舉措,積極推進“五個美麗”創建。
在文明村鎮創建活動中,泉州市各地因地制宜,突出自然、人文、風俗等方面特色,全力打造“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美麗新農村。截至目前,已評選14個省級鄉村振興實績突出村、16個市級實績突出村、第二批20個典型示范村(成效顯著村)。
全國文明村東張村的一角。東張村 供圖
移風易俗氣象新
疫情防控期間,泉港區東張村一位94歲老人病故,為減少聚集、防止交叉感染,逝者家屬主動喪事簡辦,提出不辦理殯前祭拜法事,不搞出殯、送葬儀式。
“移風易俗的重要一點是倡導厚養薄葬,生前對老人孝敬有加,勝于白事大操大辦?!贝妩h支部書記陳志成說,村里每年都要舉辦“孝老愛親”文明戶表彰、敬老百壽宴等活動,以此傳承好家風,弘揚正能量。
文明村鎮建設,既要塑形,也要鑄魂。近年來,泉州市持續深化全國農村移風易俗工作試點成果,大力倡導紅白喜事簡辦不辦,減輕群眾人情、經濟負擔。
同時,開展省、市級“文明鄉風聯系點”創建活動,評選三批43個村為創建先進典型,補助經費助力提升創建水平。組織評選省、市、縣三級“家風家訓館”,全市命名省級公民思想道德館8家、市級家風家訓館36家。
洛江區羅溪鎮前溪村遠景。賴帥鵬 攝
文化生活花樣多
走進洛江區羅溪鎮前溪村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左側是便民服務臺,里面有棋牌桌供村民娛樂。便民服務臺旁邊立著一臺電子科普閱覽器,方便村民了解學習科普知識。
“日子一天天富裕了,老百姓對多姿多彩的文化生活需求越來越熱切,創建全國文明村不是為了一塊牌子,而是將發展成果更好地惠及村民,讓村民生活得更舒心、更安寧、更幸福?!鼻跋妩h支部書記黃阿治說。
有文化滋養的生活才是幸福的生活。把文明村鎮創建活動作為順應農民群眾需求、為農民辦實事做好事的“民心工程”,推進美麗鄉村建設,打造優美人居環境,群眾的文化生活全面開花、多姿多彩。
一臺臺有聲有色的大戲,一場場精彩紛呈的演出……文化之光在點亮農村群眾生活的同時,也引領了積極向上、健康和諧的新風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