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加強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始終堅持正確導向,摸準群眾需求,突出典型引領,立足“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創建理念,著重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持續推進農村移風易俗,形成社會、單位、群眾共建共享共治的新格局,建設文明鄉風,推動鄉村振興。
突出全域創建,推進城鄉聯動融合發展。哈爾濱市聚焦城鄉共建,把文明城市和文明村鎮同步創建縮小城鄉差距,制定下發《哈爾濱市2022年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實施方案》,將深化文明村鎮創建列為重點內容之一,組建督導組開展常態督導,推進全域創建。大力推進鄉風文明試點村鎮工作,持續加大政策支持和經費保障力度。目前,全市共建成鄉風文明試點鄉鎮97個、試點村390個,分別占比70.28%和32.71%。堅持以“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為目標,深化文明家庭、星級文明戶等創建活動,打造了一批“高質量、可示范、可推廣”的典型經驗和案例。創建市級以上“文明家庭”208戶,樹立“十星級文明戶”典型近9.5萬戶。道里區打造“雁陣式”文明創建模式,延壽縣寬口徑、多渠道開展尋找“鄉賢”創建活動。通過多措并舉、多點發力,以城帶鄉、城鄉聯動的精神文明建設融合發展格局持續優化。
黑龍江省哈爾濱市賓縣常安鎮營口村打造鄉風文明試點村。
突出文化引領,打造鄉風文明精神高地。哈爾濱市聚焦文化共享,常態開展“千家文明單位助千村”等結對共建活動,文明單位、文明校園全部參與,圍繞問計于民、問需于民,持續加大公共文化服務供給,精準提供各類文化活動,確保文化場所“燈常亮、門常開”。推動將民間藝術、地方風俗等融入鄉村文化之中,阿城區將7月定為“紅色文化演出月”,賓縣依托文化惠民“蒲公英”計劃打造特色文化品牌,有力促進鄉風文明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充分發揮陣地作用,把黨的創新理論作為學習宣傳的重要內容,引導群眾用百姓話說百姓事,用小故事闡釋大主題,組建“百人紅領巾宣講團”“五老宣講團”等,廣泛開展分眾化、菜單式、互動式宣講和系列文明實踐活動。今年以來,開展巡回宣講2300余場,開展“我們的節日”系列活動和各類民俗文化活動3000余場,線上線下覆蓋群眾近25萬人次。通過把準方向、平衡供給,以文改陋、以文化村的鄉風文明精神根基持續夯實。
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道外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專場文化惠民演出。
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道里區太平鎮開展“筆墨丹青書文明 移風易俗樹新風”主題書法活動。
突出人人參與,激發文明善治內生動力。哈爾濱市聚焦群眾共治,今年組織開展以“喜迎二十大 奮進譜新篇”為主題的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集中示范活動,助推形成了崇尚文明、崇尚科學、健康向上的社會風氣。堅持完善機制,制定下發《關于開展移風易俗專項治理加強鄉風文明建設的實施方案》,推動移風易俗培育文明鄉風有章可依、依章而行。開展移風易俗“十抵制”“十提倡”專項行動,確定每年9月為移風易俗宣傳月,開設專欄刊發相關信息。道外區開展“除陋習樹新風”宣傳培訓,香坊區開展“五治五興”專項整治,引導群眾參與。開展多種鄉村治理方式,推廣清單制等,融入鄉風文明建設實踐。進一步健全完善“一約四會兩榜”,圍繞“議”出文明新風尚、“理”出文明好鄉風,在全市范圍內形成了“有事好商量、大家事情大家議”的群眾共治良好格局。(供稿:黑龍江省文明辦 文明龍江微信公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