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前夕,習近平總書記通過視頻連線全國文明村四川省綿陽市北川羌族自治縣石椅村等,向奮斗在鄉村振興一線的同志們致以新春的美好祝福,希望大家繼續努力,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在鄉村振興中取得新的更大成績,一起邁向共同富裕,生活越過越紅火。美好祝福如溫暖春風吹遍村寨農舍,讓我們跟隨“美翻了我的村”第四季圖片征集展示活動,一同感受基層鄉村的新年景新氣象……?
寓意吉祥的年畫
熱鬧歡慶的歌舞
精美絕倫的刺繡技藝
……
民俗文化,古而不老
非遺技藝,歷久彌新
天津市西青區楊柳青鎮 楊柳青木版年畫
楊柳青木版年畫是天津民間傳統美術,其題材廣泛,內容豐富,構圖飽滿,寓意吉祥,雅俗共賞,用刻繪結合的手法,創造出獨具特色的年畫樣式,在承載時代印記的同時,依舊保留著最原始的年味?! ?/p>
在楊柳青鎮楊柳青民俗文化館內,陳列的楊柳青年畫剪紙作品蘊含著濃濃的年味和真摯的祝福。
楊柳青木版年畫傳承人引導年畫愛好者體驗墨印工藝
山西省長治市長子縣石哲鎮良坪村 長子鼓書
長子鼓書是形成于山西省長治市長子縣的一種曲藝說書形式,其表演形式為說唱相間、以唱為主,深受當地群眾喜愛。如今長子鼓書曲藝隊一直活躍在城鄉,以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宣講黨的二十大精神。
長子鼓書傳承人在文化下鄉活動中表演
浙江省蘭溪市諸葛鎮諸葛村 諸葛村古村落營造技藝
諸葛村按九宮八卦模式設計村落整體布局,是國內古文化村落之一,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和藝術價值。諸葛村古村落營造技藝是一項集木匠、雕花匠、泥水匠、石匠、磚瓦匠等傳統工藝為一體的綜合性傳統手工技藝。如今,精巧獨特的諸葛村不僅讓游客流連忘返,更讓村民充滿幸福感。
諸葛村內的鐘池——呈太極八卦狀
諸葛村村民在表演龍燈舞
湖南省花垣縣雙龍鎮十八洞村 苗繡
苗繡是苗族民間傳承的刺繡技藝,它記載了豐富的苗族文化,傳承了精湛的苗族技藝,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苗繡工藝精湛,造型生動,形色逼真,富有強烈的民族特色和濃郁的鄉土氣息。2014年,十八洞村在政府的幫助下成立了十八洞村苗繡合作社,現成為村里六大產業之一,促進了當地經濟發展。
十八洞村年輕的繡娘在認真學習苗繡技巧
繡娘正在繡苗繡
廣西壯族自治區三江侗族自治縣林溪鎮冠洞村 侗族大歌
侗族大歌歷史久遠,一般在村寨或氏族之間集體做客的場合中演唱,是侗人文化交流和情感交流的核心內容。侗族大歌內容豐富,品種多樣,旋律優美動聽。冠洞村村民每到節日就會唱起侗族大歌,表達節日的喜悅和對美好生活的熱愛,是當地群眾脫貧致富的歡歌。
冠洞村村民彈琵琶唱侗歌迎接貴客
冠洞村村民正在愉快地唱侗歌
四川省綿陽市北川羌族自治縣石椅村羌族推桿
羌族推桿,是兩人或者多人之間進行的角力比賽項目,是羌族獨具特色的一項群眾體育活動。如今,推桿成為羌族人民生產和生活中的娛樂活動,通常在節日、婚慶以及豐收等喜慶的場合舉行。
石椅村村民正在舉行羌族推桿活動
云南省彌勒市西三鎮可邑村 彝族三弦舞(阿細跳月)
彝族三弦舞是彝族人民代代相傳的一種民間舞蹈,是彝族阿細人最具代表性的民族民間舞蹈,因多在月光下的篝火旁起舞,故名“阿細跳月”。在可邑村,“阿細跳月”已成為當地節日時助興不可或缺的娛樂節目,吸引了眾多游客前往體驗。
春節期間游客和村民一起圍繞篝火跳起“阿細跳月”
三弦制作傳承人正在制作“阿細跳月”的伴奏樂具“大三弦”
美翻了我的村·第四季#火熱進行中
掃描下方二維碼,分享你眼中的美!
(供稿:天津文明網、山西文明網、浙江文明網、湖南文明網、廣西文明網、四川文明網、云南文明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