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一些農村高價彩禮給不少農戶帶來沉重負擔。人情攀比、大操大辦、鋪張浪費等不良婚俗現象,不但污染了社會風氣,還引發因婚致貧、家庭矛盾加劇等諸多問題。
河間市針對這一社會民生熱點、痛點問題,以婚俗改革為切入點,持續深入推進移風易俗工作,創新探索移風易俗做法,通過完善機制、示范引領、宣傳帶動、社會總動員等行動,推動移風易俗工作實現制度化、規范化、常態化,提升百姓生活幸福感、獲得感。廣大青年婚戀觀得到提升,婚事新辦、喪事簡辦漸成風尚,受到廣大群眾的熱烈擁護,零彩禮、低彩禮、婚喪嫁娶簡辦典型頻出。
破除陳規陋習,村規民約“約”出新風
破舊俗,立新風,才能打通移風易俗工作的“任督二脈”。近年來,河間市委、市政府持續深入推進移風易俗工作,把遏制高額彩禮作為推進移風易俗工作的抓手和突破口。與此同時,全市615個村全都成立了紅白理事會,負責制定本村婚喪嫁娶的村規民約,引導村民自覺執行,改掉陳規陋習,樹立文明新風。2021年6月,組織召開了全市婚俗改革實驗區建設動員大會,以婚俗改革實驗區建設為契機,深入持久推動移風易俗工作。
詩經村鎮二十里鋪村30歲的郭浩,高中畢業后在北京打工。經人介紹,認識了龍華店鄉北皇親莊四分村閆巧妹,兩人志趣相投,十分聊得來。
“2020年5月份,我開車將新娘接到家中,一家人吃了一頓和美餃子,這就是我們的婚禮儀式?!惫普f。
“‘零彩禮’出嫁,我沒有覺得吃虧,而且收到的祝福一點也不少?!遍Z巧妹說,“年輕人就應該摒棄陋習,我希望村里有更多的年輕人加入‘零彩禮’的隊伍?!?/p>
“要搞好移風易俗工作,制定制度是基礎,抓好落實是關鍵。而且村干部要帶頭,要敢抓敢管,誰也不能搞特殊。只有這樣,出臺的制度才不至于成為一紙空文,百姓才能真正從中受益?!蓖踔緩娬f,“鄉親們的思想轉變需要一個過程,我們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就通過大喇叭廣播、微信群動員等方式宣傳,讓村民慢慢接受?!?/p>
為科學有效地推動移風易俗工作,各村紅白理事會制定了《紅事參考標準》《大齡未婚青年信息資源共建共享工作機制》,對農村紅白事進行制度改革,對用煙、用酒、用車、辦事時間、規模、飯菜標準等各方面制定細致的規定,從源頭崇尚文明、勤儉節約。
河間市還制定《關于在全市城鄉深入開展移風易俗工作的實施意見》,把遏制高額彩禮作為推進移風易俗工作的抓手和突破口。隨后又制定《農村“兩委”移風易俗工作機制》等,建立紅白理事會理事長“事前走訪、相互溝通、辦事承諾”機制,要求理事長在青年談婚論嫁初始就進行家訪,同時與婚嫁對象所在村的理事長對接會商,形成共識,使雙方自愿做到婚事簡辦,推動全市各村紅白理事會實現制度化、規范化、常態化管理。
典型示范引領,身邊榜樣“帶”出新風
河間積極探索推動移風易俗、樹立文明鄉風,促進婚俗改革,重點抓好示范引領、以點帶面、從線到片、大力宣傳,使工作不斷向縱深層次推進。
河間興村鎮大莊村“零彩禮”姑娘石靜出嫁,大家紛紛為這位“零彩禮”姑娘點贊,她不虛榮攀比、勤儉務實,在全市青年中起到了模范帶頭作用。沙河橋鎮新娘楊蕊主動退回18萬元彩禮,刷屏了朋友圈,在網上引起熱議。繼退還18萬元彩禮后,男女雙方家庭通過簡辦婚事,又節省8萬余元,他們把節省下來的部分資金用于公益事業。
在開展移風易俗工作、促進婚俗改革中,河間把選樹先進典型作為引領民風的抓手,充分發揮良好道德風尚的示范引領作用。主動退回18萬元彩禮的沙河橋鎮新娘楊蕊,騎著共享單車把媳婦娶回家的張春和,大莊村“零彩禮”姑娘石靜等,先后成為群眾身邊可感可觸、可敬可學的移風易俗帶頭人,贏得了群眾的普遍贊譽。
零彩禮、低彩禮等文明新風,如雨后春筍,紛紛涌現?!靶聲r代,新風尚,為這些年輕人點贊!”“文明新風進萬家,移風易俗靠大家,摒棄陋習的號角已經吹響。希望廣大青年積極參與、踴躍踐行,爭當新時代的楷模!”群眾贊不絕口。
2019年至今,河間市共有920對新人實現“零彩禮”,每樁婚事花費比從前平均減少10萬元。
為宣傳移風易俗,充分發揮典型示范引領作用,河間市連續四年舉辦“5·20”零彩禮集體婚禮,為“零彩禮”新人推出免費體檢、婚紗攝影、愛心商家獎品等一系列獎勵政策。而每年的七夕、國慶、元旦等重要節日,都固定作為給“零彩禮”“低彩禮”新人頒證的時間。
隨著“零彩禮”“低彩禮”婚禮成為時尚,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愿意加入這個隊伍。河間市文明辦與河間市婦聯聯合設立家風家教傳承基地,廣泛開展“文明家庭”“書香家庭”創建評選活動,組織開展“零彩禮”新婚家庭文明家風故事匯,集中展示“零彩禮”新婚家庭的家庭美德和家風家訓,用良好家風涵養社會文明新風。
與此同時,喪事簡辦之風,也正在推行。束城鎮大管德村嚴格按照村規民約,喪事簡辦,節約開支4萬余元。北石槽鄉積極培樹婚喪嫁娶新風,全鄉15個村全部成立了紅白理事會,各村按照鄉鎮制定的紅白事辦理標準,根據實際制定本村具體標準,并以移風易俗倡議書、紅白事村規民約等形式進行廣泛宣傳,引導村民自覺樹立厚養薄葬的觀念。喪事簡辦逐漸形成風氣,以前辦喪事的人家總怕村里人說簡辦是對老人不孝順,現在村里立了規矩,有紅白理事會監督把關,閑言碎語便沒了市場。
同時,河間市還將各鄉鎮移風易俗工作納入年終考核,對落后鄉鎮和村點名批評……推動移風易俗、倡樹文明新風的精神火種,以燎原之勢,燃遍了河間城鄉大地。
婚改縱深發展,移風易俗“易”出新風
河間市研究制訂了《婚俗改革實驗工作實施方案》,將婚俗改革實驗工作列入全市年度大事實事,舉全市之力抓緊抓實抓好,持續推進移風易俗、推動婚俗改革向縱深發展。
搭建工作平臺。依托詩經公園,全新打造設施完備、功能齊全、管理規范、服務一流、格調高雅、獨具特色的婚姻登記處,在婚姻登記處建立“河間市移風易俗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創新婚姻登記陣地?;橐龅怯浱幵O置婚姻登記區、婚俗文化展廳、頒證廳、喜事匯、婚姻家庭輔導室、檔案室等多個功能區,將詩經文化與新時代婚俗文化有機融合。建立“未婚大齡青年數據庫”,組建“公益紅娘群”,開發“青春有約”婚戀交友小程序,成立“瀛海緣”大齡未婚青年婚戀服務中心,創設“相親角”,打造公益服務平臺。舉辦相親交友、集體婚禮、文明家庭故事匯等一系列公益活動,提倡“零彩禮”、引導未婚青年樹立正確的婚戀觀,倡導健康向上的文明新風。
培育工作隊伍。移風易俗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組織公益紅娘、優秀婦女干部、優秀婦女代表、社會知名人士、心理咨詢師、婚慶或婚戀服務機構負責人等組成河間市婚姻家庭協會,通過舉辦各種輔導、培訓、法律援助等活動,為婚姻當事人提供優質服務。全市所有行政村(社區、自然村)建立紅白理事會,規范組織架構,配強骨干力量,完善組織章程和各項制度。進一步壯大志愿服務隊伍,持續招募具備心理輔導、文化宣講、生活技能培訓等特長的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者加入“瀛海緣”婚戀服務中心,為有需求的未婚青年做好婚戀服務。
創新服務模式。制定“雙幫扶”措施,對生活技能不高、家庭條件相對較差的未婚大齡青年實施“牽線搭橋”“技能培訓”雙幫扶。移風易俗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開設“幸福講堂”“新婚課堂”,以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進家庭、進社區、進村莊、進校園、進企業,開展好家風、好家教、好家訓宣傳活動,幫助適婚青年做好進入婚姻狀態的準備。在興村鎮大莊村等行政村建立5個首批婚俗改革示范村,投資興建婚俗改革大禮堂3個,為群眾節省辦婚費用。
完善規章制度。規范紅白理事會章程,明確不同類型婚禮辦理的程序儀式、服務內容、操辦規模、待客范圍、席面標準和禮金數額等,大力倡導樹立節儉辦婚新風。修訂村規民約。要求各行政村、社區,結合本地實際,修訂完善《村規民約》《居民公約》,引導群眾自我約束、自覺遵守。
規范儀式儀規。創新結婚登記頒證服務,讓結婚領證過程更具儀式感。規范“中式”“西式”婚俗禮儀。邀請婚俗研究者、詩經文化愛好者、紅白理事會會長代表、婚慶公司司儀等主持婚禮,探索研究文明簡約、格調高雅的“中式”“西式”婚俗禮儀。提倡使用“中式”婚俗禮儀,簡化婚禮流程,壓縮辦婚成本,厚植中華優秀禮俗文化內涵,摒棄封建迷信、低俗婚鬧等婚俗陋習。推廣新型婚禮模式。倡導舉辦簡約文明、喜慶熱烈、綠色時尚的集體婚禮、紀念婚禮、慈善婚禮等,讓新人充分感受婚禮的莊嚴和神圣、感受到對婚姻的承擔與責任。
通過政策引導、多維聯動、全民參與、律禮互動,采取搭建平臺、培育隊伍、創新模式、完善制度、規范禮儀等措施,高價彩禮、人情攀比、鋪張浪費、低俗婚鬧等不良風氣被有效遏制,健康文明、簡約適度的婚俗新風成為社會主流。(供稿:河北省文明辦 河北日報 楊翠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