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輒上千元的酒席,數百元的紅包……提起過去村里辦紅白事的場景,安徽省宣城市郎溪縣十字鎮施吳村不少村民直搖頭?!耙郧按謇锞蒲绶倍?,村民礙于面子盲目攀比,除了紅白事,還有孩子滿月酒、建房封頂酒等各種酒席,鋪張浪費?!比缃?,隨著移風易俗活動的有序推進,這樣的現象在施吳村慢慢不見了。
改變,源于村里新風堂的投入使用。在全國文明村十字鎮施吳村,有一座占地面積約300平方米的新風堂。這里是村里為村民操辦紅白事專門提供的就餐場所,也是施吳村的文化禮堂。走進新風堂,記者看到每一面墻上都張貼了節約糧食的公益廣告,以及新風堂使用申報流程、建議菜單等?!澳憧催@三張菜單上均列出了10種菜品,但整桌菜品的總額都沒有超過500元?!笔﹨谴妩h支部書記黃華寶指著墻上的菜單告訴記者,村民若有在新風堂辦酒席的需求,可提前向管理員提出申請,并簽訂移風易俗承諾書。承諾書上明確要求,操辦紅白事的車輛總數不超過10輛,每人餐標不超過50元。
黃華寶回憶說,新風堂修建之前,大多數村民家中操辦紅白事只能到好幾公里以外的縣城或者鎮上去辦酒席,不僅距離遠,價格也貴。新風堂的設立,不僅方便了村民,還減輕了他們的“人情負擔”。年過八旬的村民吳永東提到新風堂贊不絕口,老伴兒的八十歲壽宴就是在村里的新風堂辦的?!皟r格很實惠,廚師燒的菜也很可口,在家門口請客,方便著呢!”
據悉,郎溪縣境內的96個村(社區),共建有新風堂78個,行政村覆蓋率達到89.66%。該縣以新風尚帶動新發展,把推進新風堂建設作為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的有力抓手,將新風堂發展成為開展移風易俗樹鄉風文明活動的重要陣地,在全縣形成了鄉風民風美起來、人居環境美起來、文化生活美起來的良好局面。如今,擺闊攀比少了,節儉節約多了,文明新風漸吹漸勁。
郎溪縣新建的“滬皖大道文明創建示范廊道”,有4.8公里途經濤城鎮長樂村。走進長樂村,村里的道路整潔干凈,民居的墻面上描繪的是江南美景;村文化廣場上,立德、立言、立功的“三立”文化墻展示著村里的先進典型事跡;村委會旁的“生態美超市”,引導群眾樹立垃圾分類、環境保護等理念,助推了鄉風文明建設,形成了人人爭做新時代文明實踐參與者、道德風尚傳播者、全域創建推動者的良好氛圍。
施吳村和長樂村只是郎溪縣創新“六個一”工作機制,扎實推進移風易俗工作的縮影。近年來,該縣持續深化“文明有禮郎溪人”主題實踐活動,“禮讓斑馬線”“公筷公勺”等文明理念已逐漸養成;常態化開展“兩香家庭”“文明家庭”“文明創建之星”等評選活動,注重挖掘群眾身邊的先進典型,全力打造好人品牌,鑄造道德高地。當地還通過發揮黨組織的強力引領、黨員干部的示范帶動以及鄉賢文化的有效融合,以堅實的基層組織基礎為支撐,讓鄉風文明之花遍開每個角落。(供稿:安徽省文明辦 安徽文明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