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報道組走進江西鷹潭,專訪“中國好人”、江西省鷹潭市余江區春濤鎮文化站站長吳光明。
30多年來,吳光明始終奔波在農村文化工作一線,堅持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堅持種文化與送文化相結合,贏得了村民的廣泛贊譽。他扎根鄉村,堅持送書、送科教片下鄉,執著地為農民“送文化”;他一心服務群眾,先后幫扶800余農戶走上致富路。
成立“板車宣講團”,走村入戶暖人心
鷹潭市余江區平定鄉藍田村,村如其名,藍天黛瓦,碧水清流。疏籬落落,花兒爭艷。整潔一新的村容村貌,寬敞明亮的村道,干凈清爽的房前屋后,為這灼熱的夏帶來一抹清涼……
此時,藍田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內鑼鼓喧天、氣氛熱烈,原來正巧吳光明帶著團隊送戲下鄉。群眾們扇著扇子圍坐在臺下,雖是“土味”表演,但臺上演員表演得一絲不茍,每個人唱得投入、表演得專業,臺下觀眾欣賞得認真專注,聽到興起處情不自禁地跟唱、叫好。
如何讓黨的創新理論,以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飛”入尋常百姓家?這是擺在基層文化工作單位的一個課題。他作為基礎文化工作者,是這樣破解的——
吳光明接受采訪。視頻來源:中國文明網
吳光明說:“我們有個團隊叫‘板車宣講團’。為啥取這個名字?上世紀90年代,我是一個人拉著板車下去,放科技錄像,送文化下鄉、送科技下鄉、送圖書下鄉,所以老百姓非常喜歡。后來隨著工作量加大,我們先后組織了老黨員、老干部、老教師、退伍軍人和民間藝人、文藝愛好者等協助我一起?!?/p>
“再后來,老百姓喜歡看戲、喜歡演戲,而我們做的事要符合老百姓的口味,所以就開始演戲?,F在我們一個團隊從3個人,5個人,一直到如今的60多人,逐漸成為鄉村文化戰線上的一面旗幟?!?img style="display: block; margin-left: auto; margin-right: auto;" src="e91754fd06804ad3b88a46cfdb0c6dae.jpg" data-material-id="undefined" data-name="e91754fd06804ad3b88a46cfdb0c6dae">
春濤文化站站長吳光明(前左)和宣講團成員送戲下鄉(2019年11月12日攝)。資料圖片
吳光明常年帶領宣講團志愿者用板車拉著音響設備和宣傳資料,走了這村進那村,把歡樂的文藝節目、國家的方針政策、實用的農業科技送到群眾家門口,達到了樂民、智民、富民的良好效果。
創新方式方法,“土味”表演動人心
吳光明接受采訪。視頻來源:中國文明網
“我作為基層文化站的站長,就要把老百姓帶動起來,把黨的方針政策,編寫成現代贛劇、表演唱、數快板、詩朗誦、三句半、小品、舞蹈等節目。這些節目老百姓喜聞樂見,也通俗易懂、接地氣。老百姓喜歡看,不僅欣賞了戲、活躍了群眾文化生活,還學到了黨的創新理論?!?/p>
如今,當地老百姓閑暇之余就會去文化站坐一坐,讀書看報學習黨的路線方針政策,這大大提高了自身的文化素養和精神氣質。
吳光明堅持把“種文化”與“送文化”結合起來,著力在各村培養文藝骨干,讓文藝真正扎根鄉村,先后以志愿服務的形式培訓發展鄉村文化人150余名,組建40多支文藝志愿者隊伍,舉辦各類文藝培訓班50余期,培訓文藝愛好者1000多人,指導組建32支文藝宣傳小分隊,覆蓋全鎮16個村委會。
吳光明創新方式方法,大力傳播黨的政策理論,以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傳遞進各村各戶,讓群眾在歡聲笑語中接受教育,迄今共開展理論宣講志愿服務活動520余次,覆蓋12余萬人次,大大豐富了當地群眾的文化生活,推進了農村精神文明建設。
不忘初心:生命不息,宣講不止
吳光明接受采訪。視頻來源:中國文明網
“我以前當過生產隊的會計,曾經還當過政府辦公室的副主任。后來我辭掉工作,專門干這個文化站,專門做文化事業。就因為老百姓需要、老百姓喜歡,所以我要用曾經學到的知識為他們服務?!?/p>
1990年,吳光明時任鄔橋鄉黨委政府辦公室副主任。村民因無所事事而通宵達旦地賭博酗酒的情況讓他憂心忡忡,他反復思索,有沒有辦法能讓老百姓的精神文化生活豐富起來呢?學生時代就喜歡搞書法、拉二胡的吳光明,決定向鄉政府打報告,毛遂自薦去做文化站站長。
做文化站需要場地,但當時鄉政府缺少文化事業經費。吳光明賣掉自家祖屋,并向朋友籌借湊了6萬元,用這些錢做經費,在政府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建起了春濤文化站。
為了一份初心,吳光明堅持走過30余年并將繼續堅定不移地走下去。他說,在這么多年的堅持中,最難忘父母和妻子的支持。其實最初他們是反對的,因為文化站的工作太辛苦而心疼。后來被吳光明的奉獻所感動,由反對到支持,直至現在,妻子也參加了宣講團陪他一起奮斗,兒子也會趁工作之余,幫著整理劇本和其他材料。這些都給予了吳光明莫大的支持。
下一步,吳光明將做好傳幫帶,以老帶新傳幫帶,把年輕的志愿者帶起來,讓他們有能力去組織好活動、管理好團隊,以新促老增活力,共同把“板車宣講團”越做越好。
黨的二十大勝利閉幕后,“板車宣講團”很快行動起來,用群眾喜聞樂見的文藝形式,向群眾學習貫徹宣講黨的二十大精神,展現人民群眾昂揚奮發的精神風貌。有群眾問,“吳站長,你現在都66歲了,還繼續宣講嗎?”
“生命不息,宣講不止,滿足農民的精神需求,就是我最大的快樂。我將一直要宣講到我生命的最后一天?!蹦赀^六旬的吳光明對記者激情滿滿地說。(采訪報道組:張慧磊,視頻制作:郭梓崧 汪琪,視頻合成:王楠 王泓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