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來源:中國文明網
八朝古都開封
是國家首批歷史文化名城
孕育了“上承漢唐、下啟明清”的宋文化
生生不息的黃河文化
以焦裕祿精神為代表的紅色文化
以及豐富多彩的民俗文化
近年來
習近平總書記三次親臨開封視察
開封市委、市政府牢記總書記殷殷囑托
以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為統領
全面提高社會文明程度
精神文明建設水平不斷提升
文化是開封最大的底色
記者:在“十四五”時期,開封將如何謀劃文化建設?
高建軍:文化是開封最大的底色,也是最豐厚的資源?!笆奈濉睍r期,開封市的戰略定位是充分發揮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縣域治理示范地、焦裕祿精神發源地、華夏歷史文明宋文化承載地 “三地優勢”,高水平建設世界歷史文化名都。重點是全面融入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大戰略,大力實施黃河文化、宋文化、懸河文化傳承展示,做好黃河文化的保護傳承弘揚,用生態廊道建設串起一個個散落的歷史文化遺跡明珠,盡顯“黃河明珠、八朝古都”的文化內涵。
讓紅色基因代代相傳
記者:開封是焦裕祿精神的發源地。在新的時代,開封將如何大力弘揚焦裕祿精神?
高建軍:焦裕祿精神是中國共產黨的寶貴精神財富。習近平總書記先后三次走進開封、親臨蘭考視察指導并總結闡釋焦裕祿精神,指出“希望通過學習弘揚焦裕祿精神,為推進黨和人民事業發展、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強大正能量”。開封的黨員干部傳承弘揚焦裕祿精神,爭做黨和人民滿意的好黨員好干部,全市1.75萬名基層扶貧干部用汗水實現了脫貧攻堅由被動到先進,全市406個貧困村全部脫貧出列;以堅定果敢的勇氣和堅忍不拔的決心,爭分奪秒同疫情賽跑,用不到40天時間實現了確診病例和疑似病例“雙清零”,筑牢了疫情開封防線。今后,我們將結合正在開展的黨史學習教育和慶祝建黨100周年,全面挖掘和弘揚焦裕祿精神的時代價值,把焦裕祿精神一棒接一棒、一代接一代傳下去,讓紅色基因代代相傳。
人人崇德向善,處處文明和諧
記者:“十四五”時期,黨中央明確提出社會文明程度要得到新提高。開封如何圍繞這一目標,推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
高建軍:文明城市創建是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載體,也是提高社會文明程度的有力抓手。開封將把創建作為一場“城市治理革命”來抓,全面融入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工作,圍繞城市管理科學化、精細化、智能化“三化建設”行動,加快推動老舊小區、背街小巷、農貿市場、城鄉環境改造提升,讓群眾享受更多民生福祉。
著力提升市民文明素養,實施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工程,開展社會文明風尚培育行動,引導廣大市民爭做新時代出彩開封人。
大力推動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和縣級融媒體中心融合發展,推動志愿服務工作專業化、精準化、社會化,把開封建設成為人人崇德向善、處處文明和諧的文明城市。
文化富民,文化惠民
記者:開封在豐富市民精神文化生活方面有哪些具體舉措?
高建軍:近年來,開封始終堅持文化富民、文化惠民,投資建設了公共文化“五館一中心”,先后培育出中國開封菊花文化節、中國開封清明文化節兩大“國字號”文化節會品牌,今年春節推出的“大宋中國年”系列文化活動更是讓廣大游客體驗到了濃厚的節日民俗和中國年味兒。
今后,將更加重視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完善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的改善,對全市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建設進行全面提升,盤活用好文物古跡、非遺項目、民間文藝、民俗活動等豐富的文化資源,為老百姓量身定制更多受歡迎的文化大餐。同時,加大城鄉基層文化人才、文藝隊伍的培養,發揮“紅色文藝輕騎兵”作用,推動文化科技衛生“常下鄉”轉變為“常在鄉”,形成“天天有活動、周周有演出、月月有主題”的深厚文化氛圍,讓市民村民享受更多文化建設成果,用文化的力量推動城市的文明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