訥河市志愿服務隊開展志愿服務活動
黑龍江省訥河市始終立足實際,著眼服務大局,堅持夯實基礎,創建品牌,全面提升志愿服務水平。截至目前,全市在黑龍江志愿服務平臺實名注冊志愿者達到3.4萬人,注冊志愿服務組織308個,2022年開展各類志愿服務活動2800余場次,參與活動志愿者達到1.8萬余人次。廣大志愿者在傳播黨的聲音,服務經濟發展,參與社會治理中作出了重要貢獻。
以管理制度化為切入點,全面加強志愿服務體系建設。從完善志愿服務開展為抓手,以制度化管理推進志愿服務體系規范化。一是強化培訓。訥河市文明辦先后舉辦2期培訓班,對《志愿服務條例》基本精神進行解讀,著力解決思想認識模糊問題。二是開辟平臺。利用“美麗訥河”“文明訥河”公眾號開辟志愿服務專欄,及時發布全市志愿服務動態信息,成為展示全市志愿服務成果的重要平臺。三是進行獎勵。在全面規范志愿服務活動,加強志愿服務組織、志愿者、志愿服務對象管理的同時,每年對志愿服務活動開展進行表彰獎勵,全面提升廣大志愿者參與志愿服務活動的積極性。
以陣地建設標準化為落腳點,積極打造志愿服務活動平臺。通過公益創投、社會捐贈、政府主導等多種途徑加強志愿服務陣地建設。一是加強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點建設。全市共打造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1個,實踐所17個,實踐站188個,實踐點25個。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建設主題公園1處,農家書屋171個,文化活動廣場206個,建設市志愿服務中心1個,搭建全市志愿服務活動的有效載體。二是加強志愿服務組織建設。全市有以“訥河市愛心公益志愿者協會”為代表的志愿服務組織308家,志愿服務隊伍261支,成為全市志愿服務活力的生力軍。三是發揮群團組織和部門的引領作用。充分發揮工會、共青團、婦聯等群團組織作用,組建引領性、示范性的志愿服務組織,在消防大隊、交通局、稅務局、文體廣旅局等部門和單位打造了志愿服務站點,全面提升志愿服務平臺建設水平。
以社會治理常態化為契合點,切實優化志愿服務發展環境。始終堅持把志愿服務與社會治理常態化作為契合點,積極拓展志愿服務參與社會治理渠道。一是與理論宣講相結合。全市組建206支宣講小分隊,吸納機關干部、教師、優秀大學生、“五老人員”等優秀志愿者參與,采取黨員干部帶頭講、專家學者深入講、“宣講名師”常態講、“百姓名嘴”通俗講等喜聞樂見的方式讓黨的創新理論深入人心,營造濃厚的輿論氛圍。二是與鄉村振興相結合。全市志愿者積極投入村屯環境整治、“春風春綠”活動,鄉鄉都有綠化志愿服務隊,村村都有志愿保潔員。市文體廣旅局結合文化振興要求,組織“蒲公英”“結對子·種文化”等志愿服務小分隊,開展文化下鄉志愿服務40余次。三是與學雷鋒活動常態化發展相結合。今年是毛澤東等老一輩革命家為雷鋒同志題詞60周年,訥河市文明辦組織開展了“永恒的豐碑”雷鋒精神圖片展,在全市范圍內開展了學雷鋒活動月活動,現已有43支志愿服務隊開展了“學雷鋒·樹新風”“學雷鋒志愿宣講”“雷鋒在身邊·志愿暖心間”等志愿服務活動130場次,有效推動志愿服務活動常態化開展。
以服務項目品牌化為發力點,努力提升志愿服務工作水平。訥河市始終堅持培育優質志愿服務項目,打造服務項目品牌。一是圍繞開展“我們的節日”創建品牌。2022年以來,訥河市積極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持續推進中國傳統節日振興工程,全市各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共計開展“我們的春節”“我們的端午”“我們的中秋”等傳統節日志愿服務活動,打造了雨亭街道“歡度鬧元宵·共話團圓時”,和盛鄉“文明祭掃寄哀思”,同義鎮“樹文明新風·過文明春節”等節日活動品牌。二是圍繞打造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牽手行動創建品牌。以訥河市團市委、孔國鄉、通江街道、訥河市愛心公益志愿者協會為代表的單位、社會組織常態化開展關愛留守兒童、捐資助學活動。打造了愛心協會“金秋助學”,孔國鄉“助困扶貧”,訥河團市委“童心港灣”,通江街道“微心愿”等關愛兒童志愿服務活動品牌。三是圍繞“孝老敬親”志愿服務創建品牌。訥河市文明辦堅持以弘揚仁孝文化,倡導孝老敬老之風為主題,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平臺,打造了二克淺鎮“夕陽別樣紅”,六合鎮“孝老愛親·尊老敬老”,老萊鎮“情暖人間·愛暖夕陽”等主題志愿服務活動。常態化開展義診、義務理發、打掃衛生等活動,為行動不便老人、空巢老人送上關懷。四是圍繞鎮企共建創建志愿服務品牌。拉哈鎮黨委、政府在拉哈鎮特色工業小鎮建設中,積極優化營商環境,為域內的工業企業發展提供良好服務,保障企業健康發展。企業在實現發展的同時,利用自身優勢反哺,回饋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五是圍繞開辦志愿服務活動大集創建品牌。訥河市文明辦聯合團市委、通江街道、雨亭街道等部門,開展以參觀實踐、宣傳講座、愛心公益為主要活動內容的志愿服務大集,打造了“愛盈秋水”志愿服務大集活動品牌,成為訥河市志愿服務活動的“金名片”。(供稿:黑龍江省文明辦 文明龍江)